大堡礁珊瑚对于人类来说着特殊的意义,不过近年来白化危机不断加剧,到目前为止已近超过九成的珊瑚都遭到了破坏,虽说人类一直在研究解救方法不到到目前为止进展有限。
自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东北部大堡礁近年正面临“史无前例”的珊瑚白化危机,此前报道称93%的珊瑚遭到影响破坏。由于气候变暖引发海水温度上升,从而导致珊瑚及体内的共生藻死亡,仅剩下透明的珊瑚虫或白色骨胳,这就是珊瑚白化现象。
一项来自悉尼大学和 国际科学界团队的超过10年的长期研究揭示大堡礁在过去的3万年中总共经历了五场“灾难性事件”,不过这次可能是“史上最灾难性的白化事件,很有可能再也无法恢复”,这些事件均与海平面的急剧变化有关。在队16个大堡礁东南沿岸站点的珊瑚核心化石采集数据的各类分析研究,结合地理地貌的,沉积学的和生物学的数据。
研究团队发现大堡礁前二轮大规模分别发生在3万年之前和22000年之前,海平面急剧下降,导致部分珊瑚暴露在空气中,大量死亡。而在上次冰河期结束时,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再度出发了两起珊瑚大规模灾难性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17000年之前和13000年之前,在这两起事件中,大区域的珊瑚迅速被深层海水“淹没”让他们无法照射到阳光。而历史上最后一起灾难性白化事件发生在10000年前,但是与海平面改变并没有关联。团队认为这起大规模灾难事件可能是由于底泥(Sediment)沉积物造成的海水水质变差。
研究人员发现大堡礁之所以能够经历如此多的灾难性事件并能存活至今,是在于珊瑚能够以0.2米-1.5m的生长速度蔓延,这让部分珊瑚礁能够转移到更安全的区域,从而保存下来。不过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这一次灾难性白化事件中,大堡礁的防御机制可能不足以抵抗环境变化对其造成的损害。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削弱了大堡礁的防御机制的强度。在1985年-2012年之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堡礁珊瑚的覆盖面积缩减了一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