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奇闻818小编为大家带来被“三两银子”困死的清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前些天,有个朋友突然向笔者打听有啥比较好的投资项目,笔者对这行真不太了解,但却对此事倍感惊讶。要知道,这位朋友此前的生活十分简朴,出门买水,能买矿泉水就绝不买饮料,而同样是矿泉水,有1块钱的就绝不买1块5的。很难想象,平时连2块钱一注彩票都不舍得买的“老实人”居然要搞投资,问其原因,答曰:车贷还完了,房贷也还得差不多了,眼下没啥花大钱的事儿,手里慢慢有点钱了,为啥不想法子捞点外快呢?
这种事在当今社会并不算啥稀罕事儿,甚至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在古代,这却是皇帝们最怕的。
提起清朝,若抛开后半段的屈辱,恐怕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康雍乾盛世”了。它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被包装出的繁华表象之下,大半个康雍乾盛世实际上被浸泡在触目惊心的贫穷之中。一如乾隆五十八年(1797年)夏,英王派出的第一个使团来到中国。在英国人眼中,中国仍是那个“遍地黄金”的神话传说一般的伊甸园,然而,从南到北整整3日的行程里,使节们却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所见一切,远不能同雷德里夫或是瓦平相比。”
要知道,后二者不过是泰晤士河畔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然而在使节眼中,即便是乡村也好过人间地狱——使团中后人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无数房屋和行人从河道两旁掠过,他们却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丰衣足食的百姓,没有一幢看上去像模像样的屋子。更可怕的是,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麻木,带着空洞的目光如行尸一般走来走去。街上熙熙攘攘,使节们感受到的并不是繁华,而是一种难以言状的诡异与恐惧。
英国使节还在手记中写下这样一个小插曲:当他们的船顺着运河行经某处城镇中心时,有路人被围在河边看热闹的人群挤下了水。落水者拼命挣扎,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所有人居然像啥也没发生一般。眼看落水者奄奄一息,使团提出要靠岸救人时,船夫居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们当时船速是一小时七英里,这居然就成了他们不肯停船的理由。”
显而易见的是,此行极大地改变了清朝在西方国家眼中的形象:“就满清而言,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那么,这个GDP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近1/3的国家,如何沦落到这份儿上了呢?从《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中,我们便可发现端倪。
此书中有如下记载:工业革命前夕,英国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一日三顿都以牛奶、面包、奶酪和熏猪肉为主,尤其是奶酪、熏猪肉等“档次较高”的事物,数量上还有严格限制。有些家庭为防止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还特意将一块猪肉分成好多份,隔天再吃剩下的。而到工业革命后期,这些食物都管够不说,普通农民也能隔三差五地喝顿啤酒,甚至享受下午茶。
相比之下,中国农民一直以粗粮、青菜为主,偶尔能吃一顿蛋提升一下伙食水平,除节日或是其他特殊时间,肉类很少出现在餐桌上。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善,相反,他们甚至吃得更差了。《农民卷》还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当时,中国一个普通中等农民家庭一年收入在32两白银左右,但花销却多出了3两,为35两;同一时期,英国一个普通中等农民家庭的净收入在35~44两白银之间,差距十分鲜明。
不比不知道,对比之下差距如此之大,甚至有些触目惊心。那么,领先世界千百年的封建中国,为啥在世界大变革的前夕,悄然落后西方国家这么一大截呢?前文提到的那“3两白银”的收支差额便是罪魁祸首。
正如文章开头的题外话所提到的那样,人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便会不由自主地琢磨着怎么让日子过出花儿来。从人类诞生到今天,每每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需求,若用一个比较俗的词来代替,那便是“欲望”。而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膨胀的同时,社会体制也要不断发展、完善甚至是淘汰,从而同前者匹配。历史告诉我们,封建制度是落后的产物,被淘汰是难以阻挡的历史大趋势。西方国家懂得搞君主立宪,而清朝的皇帝们则绞尽脑汁地挽救皇权,这“3两白银”就是其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