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隋唐十八好汉影响深刻,基本上各个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不过这隋唐十八好汉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他都为虚构。隋唐十八好汉的说法出自《说唐演义全传》,演义中并没有把十八好汉都介绍完,只说了其中十三位,而这十三位中只有秦琼、单雄信和尉迟恭是确有其人。下面就为来讲讲其中五位好汉的事迹,看看演义是如何杜撰他们的经历。
李元霸按演义中说,李元霸是唐公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长得尖嘴缩腮,十分难看,兼之脾气火爆,举止粗鲁;然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手持两柄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在帮助李渊夺取江山时,在压服“众反王”的回军途中,被雷击而死。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按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一致的记载,李渊和元配窦夫人生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排行是三子而不是四子,名是玄霸而不是元霸以外,历史与传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位李玄霸先生早早就死了。《旧唐书》里只有两个字“早薨”。那时,皇帝、王爷、大官死了都叫“薨”,早薨也就是早死。《新唐书》说得稍微详细一点,“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事,也就是说,李玄霸在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帮助老爹去争天下。
李玄霸先生是否真的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史书中没有讲,但《新唐书》说他“幼辩惠”,就是很会说话,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显然不大像个粗鲁的莽汉。至于长相难看,脾气火爆,倒很像他的那位老弟(传说中是老兄)李元吉。大约是小说家移花接木地把元吉的特征拿来栽在他身上。
《隋唐演义》《说唐》都是清人所写,清朝人为避康熙玄烨的讳,多将“玄”写为“元”,所以很可能是作者为避讳而将玄霸改为元霸。
总之,关于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是唐公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他各种描写和事迹都属虚假信息。
宇文成都演义中说他是炀帝宠臣宇文述之孙、宇文化及之子,长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流金镋,重三百二十斤,官拜无敌大将军,在隋朝算第二条好汉。
小说中写得如此细致而隆重,但可惜史实中并无其人。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不叫宇文成都,也都没有什么本领。说得难听点,真实的宇文化及一家子恐怕都跟“英雄好汉”四个字沾不上什么边。宇文化及本人,是个草包大少、弱智兼混混。仗着父亲宇文述和三弟宇文士及而在杨广面前得宠,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将军。在江都的禁卫军思归造反杀死隋炀帝的政变中,阴差阳错地被推为首领,带领十万禁军北归,但先被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重创于黎阳,后被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俘虏于聊城。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二弟宇文智及一道,在河间被窦建德处死了。
裴元庆演义中说他是隋室大将裴仁基之子,手持两柄斗大的铁锤,和父亲奉命进剿瓦岗军,因监军陷害愤而投降义军,成为瓦岗军的大将。后在攻打隋军时,被隋将新文礼设计烧死。
裴仁基确是隋室大将,也确有一个英雄了得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不叫裴元庆,而叫裴行俨。他们父子确实也是因监军陷害而投降瓦岗军。但是,裴行俨并不是被烧死在山谷里,而是和其父裴仁基一起被杀死在洛阳。他们父子在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集团的决战中兵败被俘,起先受到很好的待遇,王世充为了拉拢这一对父子勇将,不仅都封为大官,而且把侄女(后来王世充称帝,该侄女也就是所谓的公主)嫁给裴行俨。说到这里,请读者注意,按史实,在洛阳“招驸马”的,不是单雄信,而是裴行俨。但是,裴家父子看不惯王世充的骗子行径,王世充在内心深处也对他们颇有猜忌,裴家父子于是准备发动兵变搞掉王世充。但行事不密,被人告发,裴仁基全家被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