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818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改国号为“大元”。
这一天,标志着幅员万里且兵强马壮的大元王朝正式建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百年不到的时间,这个强盛之至的帝国就轰然崩塌,烟消云散。
这么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自然成了历代学界讨论的焦点,在以往的观点里,元朝的快速灭亡往往与政治腐败、权臣辈出和民族矛盾激化相关联。譬如说近年火的一塌糊涂的通俗说史书《明朝那些事》里,明月就嘲讽了元朝的政治改革。
简单来说,中国以往的政治制度,都是由集权走向分权。从汉武帝的内外朝到唐太宗的三省六部制,在历代英明神武的皇帝们的努力下,权利不断的被分散,权利的这种发展趋势在元朝建立后很遗憾的戛然而止。因为大元推出的一省制的将权利再次集中到了丞相手中。认真的来说,一省制出发点是好的,元朝占地过于辽阔,因而更加需要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也就是说,元朝政府需要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分权。
不过一省制也确实导致了元朝后期权臣辈出的混乱现象。
从这一角度来说,对一省制的吐槽倒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权臣他只是专权而已,认认真真干正事的权臣也不少,最出名的莫过于给大明生生续了一百年命的张居正同志。
所以说,元朝的快速灭亡是由于政治制度的高度集中这一说法,显然有些站不住脚。
上图_ 元代分省图
那是因为什么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因为钱太多了。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醉太平小令》
从这首小令里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一是“开河”,二是“变钞”。开河嘛,就是修黄河,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但就元朝政府的决策来看,开河还真不是什么错事。
至于“变钞”,上面说的钱太多了就是这个了。
那个时候钱多到什么程度呢?
从大都城墙上往下扔一板砖,砸死三乞丐,一搜身发现这仨兄弟居然个个都是“万元户”。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万元,连个鸡蛋都未必能买着。
这又是何故呢?个中缘由,且听在下细说。
上图_ 宋朝的交子
上图_ 宋朝的交子
我们的课本在《宋朝的经济制度》这一节里提到,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宋朝时期诞生了,流行于南方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关于这个想必各位或许还有那么些许的印象。
但是除此之外,课本里再也没有提过纸币。
那么纸币都去哪了呢?
答案是崩溃了。
金朝人觉得纸币真是好,哪怕手上没钱发不起军饷只要连夜印个白百十万的就能发的起了,真好。
于是,为了应对越来越重的军事压力,金朝政府的开支越来越大,印的钱也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万金易饼而不能”的局面 。
说到“金”,我想要简单梳理一下中国货币制度的历史,毕竟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首先,各位或许有所不知,古代我国其实是个贫金贫银国,黄金白银都非常的稀有。这一方面导致金银的价值非常之高,另外一方面也导致了金银不能成为老百姓所使用的通行货币。
上图_ 古代的金块
上图_ 古代的金块
但我们翻开《史记》,单看荆轲刺秦这一节,秦国叛将樊於期,秦王悬赏“金千斤,邑万家”。
邑万家就是万户封赏,至于金千斤,正常人第一反应应该是“黄金千斤”的意思,开玩笑,那樊於期的人头也太过于值钱了。
这里的“金千斤”其实是“铜千斤”的意思。
没错,我们贫金贫银,但我们富铜啊。因此,就渐渐发展出了以铜币为主币,以金银为辅币的货币制度。
不过,金庸小说里大侠去客栈点菜,付钱时“伸手摸出一锭整银来”,这情况当然不是金庸先生胡编乱造出来的,明朝时期从日本流入了大量白银,这个时期出现了广泛的货币省陌现象,白银的地位节节高升,甚至成为了主要货币。
上图_ “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中统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