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教看来,人殉是一种极端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一个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所容忍的行为。然而事实上,自从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没有随之消失,甚至是在儒教大行其道的时代中,人殉的习俗时常死灰复燃。那么,中国的人殉习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化?
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殉遗迹,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位处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其后的陕西龙山文化以及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也同样有人殉遗迹出土。在对这些原始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男女合葬墓。这些合葬墓皆是男女同穴、一次埋葬,其中男性都已成年,女性则不仅有成年女子,还有小孩甚至婴儿。
在齐家文化的合葬墓中,女性遗体全都呈屈膝屈肢状,表现了当时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从属地位。按常理来说,这些合葬墓中的男女不可能同时死亡,所以只可能是男性死亡后,由女性进行殉葬。
这些考古证据,再佐之以《礼记.檀弓篇》所记载的“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足以说明中国最早的人殉始于男性的妻妾。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人殉风俗在殷商时期达到最高峰。当时中国的王公、贵族通常都是大奴隶主,为彰显自己的权势,他们在下葬时常常使用大量的奴隶殉葬。
位处洹北侯家庄西北冈的殷代王陵,共有九座殷王大墓以及附属于大墓的一千二百四十二座小墓。这些墓地遗址是殷商奴隶主贪婪、残暴的最好体现。在1001号大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人殉坑,将这些骸骨统计计算之后,发现足有225人被殉葬。大墓遭受过多次盗墓破坏,据学者推测,如果按照大墓的结构复原起来,那么殉葬奴隶的总数足有三四百人。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大墓的殉葬人数,如果算上那1242座小墓的话,殷商王陵为殉葬而死去的奴隶高达两千人之多。
根据学者对发掘现场的推测:当陵墓工程临近尾声时,奴隶们就被绑起双手,一队队牵进墓道,面向墓坑,并肩成排跪下,由刽子手从一头按顺序杀到另一头。在奴隶死后,继续填坑埋土,直到覆盖全部尸体,再拉奴隶过来按同样的方式献祭。
这些奴隶多数都未成年,有些甚至连天灵盖都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在如此年纪就成为了殉葬的牺牲品,足以说明殷商统治阶级的野蛮冷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