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和琵琶有着相同的读音,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水果,一个是乐器。那这两者在取名方面到底有没有借鉴关系呢?历史上枇杷的出现要比琵琶更早,所以如果有借鉴,也是后者借鉴前者。不过它们的外形似乎并没有相似之处,琵琶干嘛要借用枇杷的读音呢?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误会,下面就为大家揭秘枇杷和琵琶的真正关系,以及琵琶的取名故事,赶快来了解看看吧。
每年公历五月,是江南地区枇杷上市的日子。我是北方人,小时候没有吃过枇杷;等大了再吃到时,坦白地说,觉得不过如此——虽然有些清凉甘甜,但一来要扒皮,二来要吐出硕大的核,而果肉相对来说只是较薄的一层,靠内一面的口感还硬硬的不太舒服。然而,在枇杷短暂的上市期间尝一尝这种南方佳果,确实是一种很有时令感和趣味的体验。
说起枇杷的名字,有两则江南地区的古代笑话是非提不可的。明末有个“浮白斋主人”,编了一部笑话集叫《雅谑》,其中记载说,有个叫莫廷韩的人,去名士袁履善家拜访,正好碰上乡下人献来枇杷果,献单上却误把枇杷写成了乐器名“琵琶”,两人看了大笑。这时又有一位县令(据说是青浦令屠隆)来访,见两人满脸笑容,就问是怎么回事,袁履善便把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县令于是随口吟出两句打油诗:“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廷韩马上接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令对莫廷韩的急智再三欣赏称赞,由此便和他成了朋友。
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在《坚瓠首集》中也写道:有人送给明代画家沈周一盒礼物,盒子外面写着“琵琶”。沈周打开一看,却是枇杷,于是在答谢信中调侃道:“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司马挥泪于江干,明妃写怨于塞上,皆为一啖之需耳。”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谢谢你送我‘琵琶’,打开盒子一看,听上去没有声音,吃起来味道却不错。白居易当年贬为江州司马时曾为琵琶落泪,王昭君远嫁塞北后曾用琵琶抒发怨恨,原来都是因为想吃上一口啊。”
枇杷和琵琶,两个词完全同音,字形上也有相似之处,都用“比”、“巴”作声符,自然难免让人怀疑它们是不是有同源关系。本草学界的传统观点是:琵琶一名出现在先;枇杷一名出现在后,是因为叶子的形状像琵琶而得名。把今天的乐器琵琶和枇杷的叶子放在一起,确实可以看出二者的形状有相似之处,所以这个观点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如果仔细考证的话,就会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传世典籍中,“枇杷”要比“琵琶”更早出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枇杷橪柿”一句,是作为植物名称的枇杷的最早记载。《上林赋》据考证定稿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那时候张骞才刚刚开始通西域。直到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才出现了乐器琵琶的最早记载,然而这部著作用的并不是“琵琶”两字,却恰恰是木字旁的“枇杷”两字:“枇杷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由此可见,植物名枇杷决不是由乐器名琵琶而来,乐器琵琶一开始反而是借用了“枇杷”一名,后来才专门为它造了“琵琶”两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