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历史就像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具体到一个国家中钱币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这也是这个国家历史发展脉络的体现。比如在商超时期,人们使用的是贝币,这也是早期奴隶社会中一种特有的货币形态。人们呢在长期物与物的交换过程中,逐渐将美丽的贝壳作为一种等价的交换物,这便是货币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铜币取代了贝币,铜币的代表币种也有很多,如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圆形方孔钱成为了统一的货币形式,也即秦始皇所说的“以秦币同天下之币”。
到了北宋时期,金属货币开始出现了第一个纸币样式,这就是闻名后世的“交子”,交子的出现,是为了缓解当时铜矿的不足,但交子的使用时间不长,直到清朝结束后,如法币、金圆券等纸币,才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真正取代金属货币的存在。
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在正面战场之外,另外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却在金融领域悄然打响。当时的国民政府,无力继续维护法币和金圆券的信用体系了,从而在恶性通胀之下,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下,社会急需呼唤一种信用强的统一货币形式的出现。而在我解放区这里,各个解放区之间的物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但各个解放区的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形式不统一,因此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一个统一的具有强大信用的纸币呼之欲出
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发出《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信》,在这封指示信中,华北银行总行详细地阐述了货币制度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必要性,同时对新币的发行等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第四号公告,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并同时发布人民币。
这里面蕴含着两个信息,第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可以说,中国人民银行是承担人民币发行的主体机关,当时的董必武同志,肩上就挑着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他在深思熟虑之后,向上请示:“已派南汉宸赴渤海找张(鼎丞)、邓(子恢)商议建立银行的具体办法。银行的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请考虑示遵。名称希望早定,印钞时要用。”
他的请示很快得到了批复,同时新合并成立的银行,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一称呼。在新发行的纸币上,一开始叫新币,当然这只是一个临时的用法,具体叫什么名字,还需要进一步的统筹协商。
其实在最初,有人想出了一个名字,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原来当时人们提议,不如将新发行的纸币称作“解放币”吧,这一名字非常接地气,另外既然我们的人民军队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么纸币也应当以“解放”的名义命名。这一意见,曾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最后伟人一锤定音,还是叫人民币好,由此人民币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