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李莲英的父亲是一个修鞋匠,叫做李玉,家境极其的贫寒,一直以来都是以修鞋为生。后来无奈,在李莲英七岁的时候一刀之下成为了太监,九岁便入宫了。
因为此人为人机警,讨人喜欢,所以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慈禧太后掌权之后,更是成为了慈禧最为信任的人。水涨船高,此时的李莲英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私下里别人都称呼他为九千岁。即使是那些王公大臣,见到他也是要礼让三分。
在很多人的心目之中,李莲英是个跟着慈禧太后干尽了坏事的太监。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都将他编绘成一个一辈子只干坏事,没有做一件好事的恶毒太监,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李莲英帮助慈禧欺压光绪,帮助慈禧害死了支持变法的珍妃,帮助慈禧欺压攴持变法的大臣,真可以说是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之徒。
但是历史上的李莲英似乎并不是这样的人,反而是一个与此大相径庭的形象。李莲英作为皇室的奴仆来说的话,也算是一个比较称职厚道的人了!
历史上有一段话是专门形容李莲英的,叫"侍上以仁,侍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当时清朝有这样一种规定,太监的官品最高也不得超过四品,而李莲英却是个例外。在他46岁那年,慈禧赐他二品顶戴花翎,虽说是个虚衔,肯定不像朝官那般手握重权,但这地位在清朝太监史中是无人能及的,它突破了太监的祖制,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太监,这里的能力并不是普遍认为的勾心斗角的能力,而是真正的个人能力。
李莲英刚进宫之时,干些打杂的活,很不受待见,他的同乡沈兰玉比较照顾他。一天,沈兰玉得到一个消息说慈修太后听说外边流行一种新发髻(发型),但宫里的太监怎么也梳不好,因此她很不高兴,他便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莲英,让李莲英好好描摩新发型的植法,等到李莲英练得差不多了,沈兰玉就把李莲英推荐给了慈禧太后,结果李莲英由此展露身手,果然博得慈禧的欢心,从此开始得宠。
据说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信可谓无以复加,李莲英甚至可以和太后并坐听戏;宫里给慈禧太后做的点心,如果是李英莲喜欢吃的,太后往往会自己少吃或者让太监留给李莲英,李莲英除了植头外,还会揣测太后心意,李莲英性格开朗,喜欢说笑话,虽然读书少,但讲出来的笑话滑稽圆转,并不粗俗,颇招太后喜欢,就升为总管。
李总管对本职工作十分尽心精明,很讨慈禧太后欢心。他从不恃宠自傲,丝毫不像他的前任安德海那样张扬。1886年,北洋海军初具规模,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检视。慈太后拟派醇亲王即光绪生父担此任务,他怕慈太后猜忌他擅权,便主动要求让慈禧红人李莲英一起,以示绝无二心,但李莲英却在出发前特别把太后破格赏给他的一品顶戴换成了四品顶戴,然后像跟班一样跟在醇亲王后面。甚至在行程中,一直把自己当醇亲王的太监来伺候,结果得到了醇亲王和李鸿章的大力赞赏,也堵住了那些大臣们的嘴,慈禧太后后来也高兴地说:"总算我没白疼他。"
很多人对李莲英印象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倚仗慈禧太后的势力欺负光绪帝,实际上,李莲英和光绪皇帝感情极深。传言在光绪被囚禁于瀛台的日子里,李莲英常常陪伴在光绪皇帝左右。
史料记载,庚子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直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和光绪才回到北京,这年冬天,在回京的路上路过保定,当时慈禧太后住的房间铺设得十分舒适,吃的喝的也都很丰盛。李莲英伺候慈德太后睡下后,其他随行太监等服侍人员也都散了,喝酒耍钱各自找乐去了,李莲英来到光绪帝的房间,发现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昏暗的小油灯孤单地坐着,居然一个服侍的太监都没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