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马谡没有守住街亭这是事实,但这就应该成为他被斩杀的理由吗?当然不能这么片面的下论断,实际上恰恰诸葛亮的责任更大,而马谡的死也跟他脱不了干系,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来说当时双方交战的情况,马谡加上王平的兵马总共是两万五千人,即使再算上魏延的后援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人,而魏国的军队多少呢?
20万左右。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关键是魏国的统帅是司马懿,先锋是大将张郃。试想一下魏军这样强大的配置,你一个马谡()就这点人马,怎么能抵挡住司马懿?就算占据街亭有利位置,可以做到易守难攻,但是双方兵力还是太悬殊了点吧,再有司马懿坐镇指挥,试问一下,马谡能有几成胜算,答案是没有任何胜算。也就说,马谡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而战败后以诸葛亮的智慧,不会不明白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
既然知道街亭的失守不在于马谡,那为何诸葛亮还要将其斩杀呢?其实很简单,责任不在于马谡,那就在于诸葛亮的战略安排有误,在于他的作战计划不够缜密,以至于出现疏漏,进而导致了北伐的失败,可是如此大败总不能把所有原因归揽到自己,不然的话以后在蜀汉怎么立足,哪里还有威信可言。但是责任总得有人来扛,不然的话如此大败怎么向朝廷交代?因此马谡的悲剧就产生了,虽然错不在于他,但是他毕竟是战役的直接指挥者。
而且,诸葛亮直接把一个参谋,从未打过仗的人提拔为主将,还是去执行关乎北伐成败的重要任务,这本身就是他用人上的严重失误。他没有做到人尽其才,马谡擅长谋略并不代表擅长指挥作战,就像张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当他指挥千军万马的时候,把事情搞得一团糟。马谡也是如此,让他当个参军易如反掌,若是硬要他去统帅三军,恐怕就有一点让老虎上树的感觉了。
不错,马谡是有错,就算是罪责难逃,可是也罪不至死,马谡一犯错就将其处死,这难懂不是领导者逃避责任的一个表现吗?街亭失守其实不能全部都狗嘴马谡一个人,事实需要承担的人恰恰是诸葛亮,是因为他战略布局的失误,以及把控大局的不足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对于马谡来说,只能说这是他的不幸和悲哀,毕竟街亭谁去镇守结果都差不多,不过是一个替罪的羔羊罢了!
失守街亭的蜀汉将领马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