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雍正以92条大罪赐年羹尧自尽,落得如此结局年羹尧只做错三件事
世人都知道年羹尧是雍正初年大权臣和宠臣,但其实早在康熙末年之时,年羹尧就是康熙帝宠信的重臣。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已经是四川巡抚,管一方百姓。后来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入侵西藏的战争,在平叛过程中年羹尧出力甚多,升任四川总督,到康熙六十年更是平步青云坐到川陕总督的位置,真正的封疆大吏。
康熙末年皇储之争,因为妹妹嫁入胤禛府邸,所以大权在握的年羹尧自然而然的成为胤禛上位的倚仗。更进一步的说,如果没有年羹尧的军权,雍正的皇位不可能那么快会坐稳。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去世之后,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回京中。胤禵原本掌握的兵权,全部都交给年羹尧与延信共同执掌。因为与雍正帝的姻亲关系,年羹尧的权利自然在延信之上。
如果军权不是掌握在亲信手中,雍正帝哪儿能那么快稳定京中局势。更不用说后来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也是由年羹尧率军平定叛乱,维护了雍正帝的统治。
对于这样一位左膀右臂,雍正帝自然给予极高的宠信。在年羹尧为川陕总督期间,雍正帝将地方一切事物都交给年羹尧处置。他不仅让年羹尧统辖之地的地方官员全都听从年羹尧的吩咐,就连他自己要将外地官员调到川陕一带也要征询年羹尧的意见,将川陕官员外调也要问年羹尧“舍得不舍得”。
展开全文如此恩宠,说年羹尧是雍正帝初年最受宠的大臣不为过。然而这份恩宠只持续了四年,正确的来说还不到四年就结束,年羹尧被雍正帝以92条大罪赐死结局。
这92条大罪包括大逆罪、僭越罪、贪婪罪等多条罪状。但说了那么多,实际上年羹尧是因为做错三件事惹怒雍正帝,再简单点来说就是因为“功高震主”这一点注定了年羹尧的悲剧结局。
年羹尧首先做错的一点,就是藐视君权、挑战君权。身为臣子,身份地位和权利是低于君主的,但是年羹尧却往往逾礼越权。
雍正帝得知此事后,虽然没有暂动年羹尧,但却在朱批中给予警告。御笔朱批言:“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让年羹尧不要“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
第二点就是年羹尧拉帮结派,动摇了雍正帝的统治。雍正初年有一选官现象称“年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年羹尧选官。
自古以来官员的任免,都需经过皇帝的同意,是维护君权稳定的手段。而在当时年羹尧却插手官员升迁任免,但凡亲近年羹尧的官员吏部和兵部都会优先录用。而不属年羹尧一党的,则被年羹尧打压贬谪。
在年羹尧的多年经营下,最终形成了以年羹尧为中心,川陕官员为骨干,外地官员为血肉的权利集团。
亲近的官员走在一起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如年羹尧这般范围之广者少见。若雍正帝是个昏君还好说,偏偏雍正帝想要当个好皇帝,所以年羹尧这般触及他利益而不知收敛之辈,他自然不会放过。
第三年羹尧巨贪,他通过影响官员升迁所得贿赂以及贪污的钱粮,数目超百万两。雍正帝统治期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重要的改革措施。正好年羹尧威胁了他的利益,拿年羹尧开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贪污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还是年羹尧倚仗从龙之功,不将雍正帝放在眼里,威胁雍正帝统治,所以才有了赐自尽的下场。
清朝名将年羹尧承上康熙、下起乾隆雍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