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日英烈谱——他是刘伯承、陈赓手下的猛将,王近山是他的副手
叶成焕,1914年10月出生于河南新县。自幼家中贫困,但是他却渴望读书,但苦于家中贫困,无力供养,最后他靠给人家放牛才读上了私塾。
1929年5月,徐子清等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地区的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同年,怀揣着解放劳苦大众的理想,叶成焕参加了革命。参加革命后,他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有着很高的革命热情,每次战斗必是冲锋在前。
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边区成立,随后成了鄂豫皖工农红军, 叶成焕加入了工农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屡建战功,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著名战将。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地区进行整编,以原七十三师为基础,连通任玮璋起义部队、独立团等扩编成立红三十一军。1934年冬,红三十一军缩编为两个师,随后参加长征。1936年9月12日,叶成焕任红31军第93师政治委员。随后率部随31军西渡黄河。1937年2月,随红三十一军参加援西军。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93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叶成焕任团长。
展开全文1937年9月20日,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叶成焕带领七七二团随旅部向太行山地区挺进,计划在在太行山一带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0月娘子关告急,而国民党曾万钟军一部和武士敏一六九师则被日军围困。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命令叶成焕率部增援。叶成焕经过仔细侦查和思考,认为这是与日军初次遭遇战,计划趁着天黑,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他命令副团长王近山带领三营,在长生口设下埋伏圈。不久,约一个中队的日军进入长生口埋伏圈,随着王近山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都打向日军,日军没有防备,被八路军打的手忙脚乱,大失方寸,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日军四五十人,取得了长生口伏击战的胜利。
1937年10月26日和28日,在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的亲自指挥下,叶成焕率部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重叠设伏,以仅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400余人的重大胜利,给进犯太原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1月2日,叶成焕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一○九师团300余人,击毙骡马300余匹。1938年初,叶成焕率部又先后参加神头岭战役,共歼日军1500余人。1938年3月下旬,参加响堂铺伏击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击毁汽车180余辆,缴获大批物资。叶成焕率领的772团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1938年4月4日,为了解除后方威胁,日军以第108师团为主力,出动兵力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围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史称“第一次九路围攻”。
1938年4月13日,日军108师团第117联队进攻榆社,遭到八路军第386旅顽强阻击,不久,根据指挥部命令,决定将这股日军主力全部歼灭。
此时叶成焕恰逢正患着肺病,面对即将来到的恶战,旅长陈赓要求叶成焕先养病,不安排他参战。叶成焕毅然拒绝了,他坚决要求赴前线指挥这场恶战。最后陈赓答应了他的作战请求,叶成焕带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1938年4月17日,经过数日激烈的战斗,被围困的日军108师团第117联队已被基本歼灭。此时得到后方消息,日军千余人的援军即将到达,刘伯承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迷惑牵制敌人,主力立即撤出战斗。
叶成焕接到命令后,自己则选择负责殿后,边往后撤,边用望远镜观察。他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迅速撤离;一面跑上一个高坡,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伺机寻找机会在多消灭一部分援敌。警卫员多次要求叶成焕后撤,但是为了观察敌情,扩大战果,叶成焕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就在叶成焕观察敌情之后,没想到,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瞬间血流不止,警卫员急忙将叶成焕带离战场。然而由于叶成焕受伤过重,同时又由于救治条件有限, 1938年4月17日叶成焕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叶成焕牺牲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全体将士为他举办了追悼会,刘伯承亲自主持。叶成焕遗体被安葬在太行山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