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上甘岭战役,为何是美军“伤心岭”,也是中国军队“分水岭”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的联合军队,开始向志愿军在上甘岭上的阵地发动猛烈的炮击。最初,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对此次袭击上甘岭的计划为“两营5天伤亡不到200”。当然这样的计划似乎足以应对仅有两个连队驻守的上甘岭志愿军阵地。但是在现实战斗中,美军动用的兵力高达6万,用时将近43天,以伤亡近2.5万的代价,将190多万发炮弹全部倾泻在上甘岭上,然而志愿军的防线依旧岿然不动。
对于此次战役,美国人称之为“朝鲜半岛中的凡尔登”。而且目前在美国西点军校中,依旧还摆放着上甘岭中两个志愿军驻守的高地的模型。由此可见,美军至今都仍未释怀。
因此,上甘岭也被美军称为是“伤心岭”。但是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是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让世界各国再次对中国军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此,很多人将此次战役称为中国军队的“分水岭”。
在那场规模之大,火力之盟的上甘岭战役中,中美双方展开了一次硬碰硬的较量,结果便是中国的志愿军部队将中国军队的国威与军威响彻世界,创下人类战争历史中的奇迹,打掉了美军的那种迫切想要得到一切的妄想。
经过上甘岭一役,中华民族的自信再次回归,让所谓的美军军队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战斗。此战,彻底奠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展开全文在上甘岭战役当中,交战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军队实力,更多地是关于意志、素质以及军队作风的综合较量。当时的志愿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构建坑道工事以及野战工事,建筑了一道进可攻退可守的防御体系,慢慢地摸索出一套属于志愿军的打法,这也是为何中国军队达到后面损失很小的缘故。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军队以落后的武器装备,将在装备上高于志愿军几个层面的美军打趴下,其实这也是在说明“钢多气少”终究是必败无疑。一个民族的强大,是在于其精神上的强大。中国军队获胜的关键就是精神,而美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也是精神。这也就是此处为何是美军的伤心岭,却是中国军队的分水岭的原因。
有那么一句话“真理永远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确实这句话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未来,终究是实用的。这就是上甘岭带给我们的启示,精神强大的军队,才能永葆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