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作为古代皇帝身份的一种象征,上面当然会绣有几条龙,至于数量的多少,不同时期的龙袍上龙的数量其实是不固定的,而大多数还是九条龙。不过,九条龙的龙袍上,外面有八条龙是很好找的,但是还有一条不在外面,而是绣在衣襟里面,这是为何?这最后一条龙为什么还要藏起来,这种做法是有什么讲究吗?
古代人勾心斗角打打杀杀,就为了那袭黄袍,黄色是封建社会皇家的专属色,民间不可以乱用。作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龙袍,也经过了多次演变。例如,在秦始皇时代,龙袍并不是黄色,而是黑色。因为秦始皇相信五行学说,北方主黑色,故而用黑色龙袍,以后朝代的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龙袍颜色,有红色,有黄色等,五彩缤纷。直至唐代,龙袍才确定为黄的,因为黄色接近太阳的颜色,太阳是天子的象征,臣子们都要围着太阳旋转,所以龙袍确定下来用黄色,以后的朝代承袭此制。
龙袍颜色确定了,作为最重要的元素“龙”的设计就更讲究了。龙袍上绣多少条龙合适呢?秀一万多条龙?都是一斤一条的那种,也显不出天子气概来。所以有规定,龙袍上要绣九条龙,这九条龙必须是金龙,分别绣在前胸、后背、左肩、右肩、前后膝盖各两条,最后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我们先讲为什么要绣九条龙。古代帝王深受《周易》影响,《周易》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龙飞翔在天空,容易见到大人,意味着德高望重的人物必然有大作为。所以“九五至尊”是最高身份的象征,皇宫里常用九或五来作为建筑或祭礼的吉祥数字。
通常龙袍都是绣九条龙,但也有例外的。那位四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的龙袍就不是九条龙,而是十二条龙,集中绣在了前胸组成一个团,学名“团龙”。
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第九条龙要绣在衣襟里面?这又是体现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讲究平衡,9是奇数,如果九条都绣在外面,前后看必然不同。绣到衣襟里面,前后看都是五条(两肩的龙前后都能看到),“九五至尊”含义就出来了。
除了中国皇帝可以穿龙袍,藩属国的“王”也可以穿龙袍,但不能是明黄色,只能是红色或蓝色。所以有韩剧中王穿黄色的龙袍,扯淡。龙袍如此高贵,但皇帝不是每天上朝都穿,只有在重大节日或祭祀时才穿。
在古代,皇帝都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其实从轩辕黄帝时代始,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吉祥权威象征物,后世的人们为表示皇帝的尊贵,都称皇帝位真龙天子,而且中华民族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龙的形态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黄帝召各大小部落献图腾,黄帝参照各部落图腾,各取一部分,制定出具蛇身、鱼鳞、马头、狮鼻、虎眼、牛舌、鹿角、象牙、羊须、鹰爪、狗尾之新图腾,这就是龙的样子了。
由于龙是权威的象征,所以古代皇帝大多会穿龙袍,明朝皇帝龙袍以黄色的绫罗为主,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等,清朝的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还立有山石宝物,这样就表达了吉祥的含义,更有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含义,具有帝王之气。
龙袍既然是皇帝穿的衣服,制作工艺和成本自然是非常高的,根据历史记载,要制作一件龙袍过程及其复杂,首先要根据皇帝的想法做设计,先让内务府的画师画出来,画师画完之后交给皇帝定夺,龙袍的制作非常复杂,要分别在江宁、苏州、杭州这三个地方进行制作,江宁负责的是彩织锦缎,苏州负责绫绸纱罗以及刺绣,杭州负责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等,据说一件龙袍最多需要耗时2年才能完成。
龙袍不仅制作非常费力、费时,而且造价非常高,在《张居正》一书中,曾提到“隆庆皇帝生前比较节俭,给他制作的龙衣,价码儿最低,却也是二万两银子一套”,织绣专家宗凤英曾说到,清朝一件刺绣龙袍的制作成本是1000两白银,我们来算算1000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白银价格大约3元/克,10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大约15万元,这还是最便宜的龙袍,可见龙袍的成本有多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