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禹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唐朝著名的诗人,读书的时光里还学过不少关于他的诗歌。若是要在唐朝找一位刚正不阿,藐视权贵,用自己豁达的态度在长达23年的贬谪之路上一直乐观地笑着面对各种逆境的人,那这个人就一定时刘禹锡了,被称之为唐朝期间打不死的小强。
一、才华横溢,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二十一岁的刘禹锡高中进士,这在唐朝诗坛上留下美名的大诗人里面并不多见。
两年后,二十三岁的刘禹锡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
对于一个有着修齐治平远大理想的青年才俊而言,刘禹锡的入仕道路可谓是顺风顺水,如果说他能够学会攀附权贵、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那么,绝对会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然而,刘禹锡有着自己的远大抱负,年轻的他早就看到了当时的唐朝有两大“顽疾”必须去尽早医治——藩镇割据和太监专权!
于是,刘禹锡成为了“二王刘柳”革新集团的骨干分子,在唐顺宗李诵的大力支持之下搞起了“永贞革新”,目的就是为了革除弊政,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不论改革的目的有多么高尚,蓝图有多么宏伟,只要是改革就会触碰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就会受到权贵的抵触和反扑。很快,“永贞革新”就在权臣和宦官的一致打压下以失败告终,利益集团逼迫李诵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纯,参与改革的这些人均被贬谪。刘禹锡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从朝廷大员一下子贬谪为地方闲职,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常人难以接受的,刘禹锡的内心也是十分苦闷。他写了许多的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同时,他还做了很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和雄心壮志,以期被明君赏识。
然而,此后的二十三年,刘禹锡一直遭受着当朝权贵的打压和迫害,一直在被贬谪的路上艰难跋涉着。
二、矢志不渝,豁达乐观支撑着他不断与命运抗争着被贬十年之后,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本来,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只要刘禹锡能够在当朝权贵们面前摇尾乞怜、摧眉折腰、低三下四,就能够获得回京入朝的机会,再不济也能远离巴山楚水凄凉地,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可是,这样做就不是他刘禹锡了。
从骨子里蔑视那些尸位素餐阿谀奉承的官场小人,岂能对这种带毛长角的小爬虫失了气节呢?铮铮铁骨,就是断了也不能弯腰!
就在他看到这些丑陋的嘴脸后,赋诗二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辛辣的诗风得罪了权贵,他再次被贬至连州刺史。
以后的日子,刘禹锡一直处在贬谪的道路上,从偏远的广东连州,又辗转到四川夔州,十年后,刘禹锡才从“巴山楚水凄凉地”来到还算富庶的安徽和州。
然而,即便是已经被贬了,刘禹锡的心并没有沉沦,人并没有颓废,依然乐观地用笔书写着山水田园,用诗不短与命运抗争着。
被贬期间,刘禹锡因为只是一个闲职,地方官吏并不想让他过多地参与政务,这就为刘禹锡寄情山水赢得了创作的时间,期间有大量的田园诗流传下来。况且,刘禹锡在偏远之地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民歌,他开始对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创新,吸收了民歌的手法,使得他的诗更有生命的张力。
三、《陋室铭》,对当权者最无情的嘲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