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娟
春节,民间称过年,一样指大年节和正月初一。然则,由过年应运而生的迎春、欢庆和贺年运动,大约从腊月廿五到正月十五。这时代家家户户要扫房子、清垃圾、写对联、贴年画等,人们在忙碌又欢畅的气氛中辞旧迎新。
扫尘除秽 腊月廿五正式跨入年界,也叫年沐日。田里该收回的已收回,山上的干柴也担到檐下沿墙堆放整洁,就连厕所、尿桶都要进行周全清理。平时尽管稼穑不问家务的大男子,这时也戴上凉帽仰脖踮脚,扫除起屋梁、堂柱、隔子枋(承受瓦片的木板)等高处的积尘。妇女们更是疏通水渠、清理天井、洁净家具、清洗被褥和帐,为过祥瑞、干净的春节,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长辈一边忙碌一边念叨:“朝(正)月不洗帔(被子),二月不洗帐(蚊帐)”,客家人过年的习俗,就如许上行下效,耳濡目染地烙在人们的记忆中。
据载,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礼论》中,有“凡表里,鸡初鸣……洒扫屋堂及庭”的记事。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春节大清除的习俗。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枚《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岂论巨细家,俱洒扫门阁,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俗话:“廿三廿四掸尘扫土,廿六廿七里外洗个净,廿八廿九,龌龊没处躲。”说的都是春节扫尘。
贴对联挂年画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对联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民风艺术,其最大特点就是能表达恢弘群众的心声,春节光降之际,贴对联就成了客家人遍及的习俗。对联从陈旧的“桃符”演酿成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诗对,让千家万户,深感教益;一些内容雄厚,情趣盎然的对联既施展了作者的聪明,又道出公民心声,同时也回荡着时代的涛声。
当春联贴满每一根厅堂门柱,便要贴上精心遴选的年画。年画也是从陈旧单一的门神画演酿成形式多样、题材普遍的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此外,还在门面、灶侧、中堂等适当位置倒贴“春”“福”,意在“春到”“福到”。还有效不写字的短小红纸条粘贴在一些器具和桌凳上的习惯,这些贴“红”的习俗是祝福新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愿望。
送灶神 大多农家在腊月廿五是日大扫积尘,之后鼎力清洗,接着宰杀家禽牲畜,煎炸年食。淳朴善良又礼仪周密的客家人,生怕灶公灶婆怪罪,廿五一早便对灶公灶婆好话说尽,然后点香燃烛放鞭炮,临时送灶神回天庭(尚有传说:腊月廿五是灶神回天庭述职及恳求玉皇大帝赐福人世的日子),再于大年节早晨恭请灶公灶婆回来安居,好生掌管人世炊火,护佑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供品大约是两杯米酒、两杯茶水、三只橘子或苹果、花生、年糕等。
大年节洗债 大年节,称大年日。是日,要做的事好多,讲究也好多。用香藤熬水洗澡是个中之一,曰洗债。早年大山联贯的客家人聚居地,缺医少药,而香藤当场取材,煮水洗澡有舒筋活血袪风去湿的功能,洗后使人全身放松,也应验无债一身轻。当然,此债多指赋税,民间俗话“月小好过年,月大好扯(扯:方言谐音。催促或讨要)钱”。意为:岁终是廿九时,少一天郁悒早一刻高兴;岁终为三十,便给债权人多一线讨要的进展。可见“债”之难为。于是,在新年到来之际,清债、了怨、还情、报恩等等,清洁轻松过大年,是客家人一大心愿。
鞭炮鸣餐 从大年节至正月初五,长辈总嘱咐:吃饭前要燃几响鞭炮,意在将人世过年的喜讯示知众神以及列祖列宗,请他们共享丰厚丰裕的年食和共度欢畅的节日,如许神灵和祖宗就每时每刻都在护佑着我们。当然,这时代燃放鞭炮不光增添节日氛围,还具有除秽的威力。
押岁和谢岁 这是承启好年成之意。先由女主人备好香烛鞭炮各两份,在大年节夜11时许,由男主人离别在灶台、大厅和禾仓间点香三支、燃烛一对、鸣炮几响,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心中悄然祷告:来年五谷丰登,财源广进,阖家安康。再将大厅、猪圈、牛栏和禾仓间的灯火点得通明,家人陆续睡眠。点岁火的形式也称押岁,它替代了早年一家老少今夜达旦守岁的过程。然后在正月初五的早晨来一番谢岁,正冠净手后将年前押下的另一份香烛鞭炮点燃,感激神灵批准,祝愿新年万事顺意。
炒米笊岁饭 撇开种地说出行,谁都不喜欢下雨天色,尤其乡下,山高路滑。我们的祖先也一般,所以撒布:大岁首一早餐必食干饭,之后每出行万里晴空。寄意好日子、好时机,好好把握。再者,南方湿气大,炒米袪湿、味香、色金黄,又寓大岁首一吃了炒米笊饭,365天里没病没灾,茶饭可口,精力充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