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有西瓜的炎天是不完整的炎天。那么在没有西瓜的时代,岂不是就没有完整的炎天了?
西瓜是水货,在中国,西瓜的汗青能够追溯到汉朝,然则,因为莳植的推广,以及物流的掉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西瓜在城市中,是作为一种罕见的轻奢品显现的。
在明朝,有两次有名的起兵造反,西瓜都在个中充任了主要的导火索的感化。
这两次起兵,一次是朱棣靖难,一次是宁王兵变。
两次起兵,一次发生在公元1399年,一次发生在公元1519年。
更为巧合的是,两次起兵都在六月十一,并且都是摔西瓜为号。
这个巧合记载在皇甫录的《近峰纪略》中——
“文皇将靖难,以六月十一曰,召三司府县官,出西瓜食,因责以离间事,执都批示谢贵、布政张昺,杀之,乃举兵。宸濠将谋不轨,亦以六月十一曰,出西瓜与群臣共食,执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杀之,乃举兵。”
公元1399年,北京,燕王府。
朱棣装疯逃难,但侄子皇帝步步紧逼,本身在北京的实力又比不上保皇党。朱棣下定决心,背注一掷,预备起兵。
朱棣采用的是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想先把北国都保皇党一文一武两个BOSS——北平市长(布政使)张昺、北京卫戍区司令(都督批示使)谢贵拿下。
由头很简洁:我病好了!皇帝的叔叔病体痊愈,岂非不值得庆贺一下、喝回大酒吗?
可惜的是,郑重的张昺、谢贵并没有接管朱棣的邀请,横竖和撕破脸也差不多了,不去冒险。
朱棣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摆出一副认命的架势,你们通缉的兵变官员就在我府里,你们来领受吧!
张昺、谢贵感觉一切尽在把握,欣欣然上门,毫无预防地进了王府。
来了就是客,总要招待一二。朱棣让人奉上新上市的西瓜,让张昺、谢贵解个署、歇歇脚,然后再办公务。
张昺、谢贵无奈接过西瓜,在放到嘴边刚要吃的时候,朱棣发飙了。
摔瓜为号,伏兵一拥而上,生擒了市长和司令。
朱棣一声令下,斩首!
朱棣揭开了起兵靖难的篇章,起头了一场西瓜激发的造反,最终夺下山河。
一百二十年后,江西南昌,宁王府。
昔时匡助朱棣靖难的老宁王,蒙受了不平正待遇,事先讲好的优点啥也没捞到,宁王的子孙们一向耿耿于怀。
朝廷传来新闻,皇帝对现任宁王的作乱迹象已经有所察觉,预备大幅减弱宁王的势力。
形式紧迫,宁王朱宸濠同样选择了背注一掷,“show hand”!
朱宸濠托言本身过生日,大开宴席,把所有官员都请到王府。
席间,朱宸濠当众公布,今朝的皇帝血缘是有问题滴,皇太后下了密旨,号令他率兵入朝。
监察部副部长、江西特派员(巡抚江西右副都御史)孙燧、南昌军分区副司令(南昌兵备副使)许逵站了出来,你说啥就是啥啊?我们不信。
朱宸濠恶相毕露,把手中的西瓜摔倒地上,刀斧手涌出,孙燧、许逵束手待毙,紧接着脑袋搬迁,蒙受了和昔时张昺、谢贵一般的命运。
又一场西瓜激发的兵变拉开帷幕。
分歧的是,一百二十年前,朱棣是最后的赢家,而一百二十年后,朱宸濠的造反只持续了四十三天,就被神一般的王阳明搞定了。
所谓的摔瓜为号,只是朱宸濠的东施效颦而已。
很有意思的时间巧合,出于对别史的不信任,大嘴又查了一下正史。
年份没错,月份和日期都纰谬。
朱棣打响靖难第一枪,是建文元年的七月四日。
朱宸濠拿保皇党开刀,是正德十四年的六月十四日。
基本就没有如许的巧合,西瓜这件主要道具的真实性也打了扣头。
虽说有不少牵强附会、改头换面的成分,但照样感觉别史悦目,可读性强,流传指数也高。
所以,大话老是比实情更有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