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社会百态 > 这难道是真的吗? 博物馆回应中华鲟肉味鲜美标签

这难道是真的吗? 博物馆回应中华鲟肉味鲜美标签

时间:2022-01-07 12:51:43 作者:奇闻818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现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捕捞以及人为破坏其生长环境等原因,中华鲟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近日,有网友反馈称,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中华鲟标本被注释为“肉味鲜美,列为上品”。网友觉得这种注释不妥,有诱人捕捞之嫌。当然,现在其实想捕也捕不到了,因为太少了。博物馆听到网友的建议很快就撤下了注释。其实以前我误以为中华鲟是可以吃的,因为八九年前我一直在酒店工作,经常能亲手做“中华鲟”,后来才知道,酒店里售卖的“中华鲟”并不能称之为中华鲟,而多是俄罗斯小鲟鱼或者人工养殖的鲟鱼,三四十厘米长,和体型庞大的中华鲟是没法比的。

这难道是真的吗? 博物馆回应中华鲟肉味鲜美标签

还敢标识肉味鲜美,中华鲟就是这么被吃没了。作为自然博物馆要注重其社会影响,要以科普为主责主业,激起群众动物保护意识对不对,咱又不是米其林餐厅,讲什么味道鲜美啊。大家一看,都去吃了,不更把中华鲟吃没了。

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一直有“长江鱼王”的美称。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因此,曾经的长江鱼王如今已经面临灭绝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更应该倡导全民的保护意识,肉味鲜美这类的标签确实有不良的导向作用。

博物馆回应中华鲟肉味鲜美标签:确实不妥 标牌已撤下

10月26日,有网友反馈称,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中华鲟标本被注释为“肉味鲜美,列为上品”。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网友质疑此注释会误导游客。27日,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称,标牌已撤下。

这个标签内容应该用了有一定年头了吧,正是因为之前的过度捕捞,使得中华鲟成为濒危物种。而介绍标签还是以前可以捕捞时所使用的介绍。 建议博物馆以此为契机,把迟迟未更新的标签都更新一下,别再引发更大的乌龙[汗]

网友的眼光真犀利,如此微小的细节都能察觉出来。标示牌想必当然也是经过审阅和批准才能被立出来,如今被网友查出不妥,表示博物馆的审查工作还要加强,更需注重细节,细节才能打造出完美。博物馆虚心接受指证和监督的态度令人称赞,谦让的态度才会让博物馆不断改进,为博物馆赢得更好的形象。

“肉味鲜美”这个词还真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品类注解上面,这样岂不是会引诱美食爱好者的尝鲜欲望?虽然博物馆是无心之失但还是存在不够严谨的嫌疑,希望其它馆也能引以为戒进行自查……(毕竟参观博文馆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应做好正确引导)

相关文章

社会百态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