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神舟十三号飞船在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地球,返回舱安全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先后出舱,“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回来啦。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王亚平他们从太空乘坐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是穿着航天服的。飞船返回舱的空间比较小,再加上这些航天服一般都比较重,为什么返回时要穿着航天服呢?如果不穿航天服会怎么样?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宇航员在返回地球时没有穿宇航服导致发生事故的情况。
别看载人航天的原理好像就是发射飞船、环绕地球飞行、返回地球这么简单,每个环节实际上都需要有顶尖的技术来支持。很多国家其实都没有办法研制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这些关键的设备,即使是穿在航天员身上的航天服都有很多黑科技。
飞船飞行高度达到几百公里,如果是登月飞船,与地球的距离更是达到38万公里,远离地面,飞船所处的环境与地面的环境截然不同。其中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外太空的环境几乎可以认为是真空状态,也就是几乎没有空气,如果我们直接暴露在真空环境下,我们的体液就可能会沸腾,我们的身体也可能会膨胀起来。
外太空的宇宙辐射比地面强很多,如果直接暴露在宇宙环境下,我们的身体就会被这些宇宙辐射伤害,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损伤。除此之外,外太空的温度非常低,直接暴露在超低温的外太空环境下我们的身体可能会迅速冻结起来。
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暴露在宇宙环境中,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我们没法生存。在环绕地球飞行时,航天员一般会在飞船、空间站内,飞船、空间站能够屏蔽宇宙辐射,又能够为航天员创造一个恒温、恒压的环境,所以在飞船、空间站内,航天员一般不需要穿着那些很重的航天服。不过,在出舱活动的时候就需要穿舱外航天服,因为航天员需要离开空间站、飞船进入到真空的太空。
航天服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服装,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航天服的人类是美国的冒险家威利·波斯特,在上世纪30年代,这位冒险家驾驶飞机进入到了同温层,那时候他穿的服装是一种高空飞行压力服,用发动机的供压装置将压力服吹起来以达到增压的效果。
近代的航天服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诞生了。美国第一次载人亚轨道飞行是在1961年5月,当时美国宇航员阿仑·谢泼德乘坐飞船进入了亚轨道,他身穿的航天服其实还是由战斗机飞行员所穿的MK-4型压力服改进而来,虽然能够起到增压的效果,但这一种航天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内部的压力增大以后宇航员就很难活动身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航天服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灵活了,不过还是比较重。
虽然航天员坐飞船返回地球,飞船返回舱内能够为航天员提供一个恒温、恒压的环境,但是在返回地球时也必须穿着航天服。这其实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首先,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减速过程,包括空气阻力减速、降落伞减速、反推发动机减速等,在减速的过程航天员需要承受很大的过载,航天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航天员。
其次,飞船再入大气层时,由于速度非常快,在气动加热效应的作用下飞船返回舱外部的气温急剧上升,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甚至更高,之前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进入大气层时表面的温度达到3000℃以上。在正常情况下,返回舱外部的材料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所以飞船返回舱内的温度不会因此而出现急剧上升的情况,在飞船内部的航天员是感到很舒适的。但是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航天员还是需要穿着航天服返回地球,前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1971年6月6日,前苏联发射了联盟11号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上礼炮1号空间站,这3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内驻留了差不多24天,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当他们准备返回地球的时候,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返回舱内的空气迅速泄露,气压急剧下降。由于当时这名3宇航员在返回时都没有穿着宇航服,相当于直接暴露在真空环境中。最终,这3名宇航员缺氧、失压,体液迅速沸腾,全部遇难。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悲剧,这一次教训,让世界各国都不能忘记,从那时候开始,每次发射飞船以及在返回地球的时候,航天员都必须穿着航天服,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