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是后世史学家的为了区分历史所做的定义,它的基本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因此从这个定义上来说,西汉,东汉,蜀汉不是一个朝代。
那么,三个政权为何都叫做汉,他们自己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西汉的成功之处
汉的创建者是刘邦,最初它的疆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部分。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励精图治,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开启了北击匈奴,西拓河西、西域,南吞百越、西南夷的开疆行动。到了汉武帝曾孙宣帝刘询时,汉已经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匈奴远遁。
汉宣帝后,汉帝国的统治者们虽然一个不如一个,但有一项却是所有王朝中最成功的:随着王朝的衰败,大多数王朝其他王朝疆域大幅缩水,但汉在新开拓的西南夷、百越、西域等地区的控制力并没有减弱。
甚至在王朝中后期,还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傅介子“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事迹。因此后世史家王夫之评之曰: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
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取得了权柄,操控幼帝,先后受封安汉公、摄皇帝。距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王莽很会收买人心,因此在各地的一次次劝进声中,王莽没费多大劲就和平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公元8年,西汉灭亡。
二、东汉王朝的开创和延续
王莽建国号“新”,力行改革,希望改变西汉末年以来土地兼并的现象,重塑国家体制和统治基础。
然而,王莽做事过于理想化,又想要一刀切,不懂得循序渐进,改革措施首先严重得罪了士大夫官吏阶层。他也并没有完全掌控帝国的官吏们,最后官吏们并没有将王莽的政令执行下去,因此百姓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各阶层怨声载道。
在大量天灾的催化下,全国爆发了以绿林赤眉为首的多地大起义。
在王莽改制中没有得到好处的民众和士大夫开始怀念曾经唾弃的汉帝国。人心思汉,因此刘氏后裔们逐渐掌握了权力,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汉政权。
公元25年,脱胎于更始汉朝刘玄的刘秀在河北鄗县千秋亭登基称帝。由于刘秀一支是可考的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因此刘秀以汉元帝刘奭为皇考,仍称国号为汉,改元建武。
由于刘秀建都洛阳,在前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因此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汉称为东汉,又称后汉。而把刘邦建立的汉成为西汉,又称前汉。
刘秀死后的庙号是汉世祖,刘秀之世也被称作光武中兴,这一切都是刘秀想表明他是汉的继承者。
但实际上,刘秀除了借用汉家名号,完全是重新建立了一个政权。经过东征西讨,直到建武12年,刘秀才重新统一了除西域以外的西汉故土。
然而,温文儒雅的刘秀家族似乎遭受了诅咒一般。从刘秀之孙汉章帝刘炟早逝后,皇帝几乎全是幼龄即位,国家政权在外戚和宦官手里轮换掌握。虽然汉家家底厚实,也扛不住一波接一波的折腾,国家千疮百孔,西边羌族、东边乌桓轮番扰边;内部起义动乱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终于,184年爆发的黄斤大起义彻底摧毁了汉帝国的统治基础。虽然汉家皇帝仍在,但地方实力派逐渐坐大,天下动乱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一生都掌握在权臣手中。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名义上的汉朝也不复存在了。
三、蜀汉强行续命
蜀汉皇帝刘备以讨伐黄巾起义起家,逐渐积累功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刘备逢人必说,自己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并得到了认同。
西汉以强亡,而东汉确实是撑不下去了。因此,此时汉家的招牌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了,加上个人能力不去刘秀,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跑,多出投奔,也没有能有自己的根据地奔波流离。
然而,刘备的优点跟他老祖宗刘邦一样,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在益州之地为汉强行续命。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后,刘备迫不及待的于次年登上了皇位,国号仍然为汉,建元章武,建都成都。
由于刘备建立的汉政权主要统治地区是巴蜀之地,史称蜀汉,又称季汉。
然而与蜀汉同时存在的,还有魏和吴两国,华夏大地上三帝并存。其中,蜀汉政权是最后建立的,也是最弱的。因此,刘备强行续命得蜀汉存活了不到50年就灭亡了。
汉是中国历史上君王用的最多的国号,然而却不是同一个国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