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吴钩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种兵器吗?

吴钩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种兵器吗?

时间:2019-12-26 09:17:49 作者:迷迷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很多人应该都在一些古诗当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词“吴钩”,这个词的一般解释指的是一种兵器,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很多人都认同吴钩就是一种兵器。只是,这种吴钩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一种钩是如何成为兵器的,当时的人会用钩上阵杀敌吗?吴钩又有什么样的含义,为什么后来会变成一种兵器的代称呢?

吴钩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种兵器吗?

1.吴钩是什么

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相传的“吴钩”,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曲刀由刀首、刀身、护手(格)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柳叶刀即是曲刀的标准刀型。全长约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状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

刀的制作材料,刀刃部分使用经过硬化处理的优质铜,刀背部分用韧性好的金属制成。

刀的长度和重量,虽然根据使用者而定,但是也有一个大致的标准。长度是在持刀的手自然下垂,手握手柄,刀尖朝上状态下,以刀尖不过耳、刀重0.7kg以上为标准。

刀的一般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只手只使用一把刀的单刀式,另一中是把两把刀作为一组(副)的双刀式。单刀时,有时用另一只手使用盾、钩、拐等防御力较强的兵器。

刀的变化种类(即形态)有很多,这里很难一一介绍。但是变化较大的刀刃为锯齿状的锯齿刀和刀背栓铁环的环刀等。

吴钩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种兵器吗?


2.吴钩真的是兵器吗

在出土的吴国、越国青铜器中,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生活用具等,而又以兵器最多,反映吴越两国尚武的传统。在大量的兵器里,又有戈、矛、戟、剑和箭簇等,而没有一件是“钩”形状的兵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吴越春秋》中吴钩很常见,那为什么出土文物里没有一件钩状器具呢?于是有人主张,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就是吴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网就持此观点。这种青铜器比较少见,形状像弯刀,由身柄两部分组成,长度65.2cm,宽2.2—3.5cm,柄长11.1cm,重1.045kg。但是,这两件所谓的“吴钩”既没有锋、也没有中脊这种剑的特征,无法达到钩杀人的效果。与其说是一件兵器,不如说只是一种工具。

总体来看,秦陵这两件青铜器称为“吴钩”还是大胆了点,那么,吴钩存在的证据确实就非常薄弱了。《吴越春秋》作为东汉越地野史小说,本身就有不少神话传说的内容,那么,这个故事是否就完全虚构呢?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其实我们只要转变思路,就会很轻易探索出另一个更靠谱的答案,那就是:所谓的“吴钩”确实存在,但根本不是兵器,而是带钩!

带钩是什么?大家知道,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齐桓公装死瞒过了管仲。这个带钩,相当于是今天的衣带扣、皮带扣,是把衣带系在腰间的生活用具,先秦文献中非常常见。比如《荀子·礼论》说:“缙绅而无钩带。”“钩带”明显就是衣带和衣钩。《庄子·胠篋》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话也很有名,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窃取“钩”会成为案例,难道偷窃兵器成了普遍现象?如果说盗窃的是一种日常用具,那就明显更有说服力。

吴钩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种兵器吗?


实际上在《吴越春秋》里,也根本没有提到“金钩”是兵器,反而很像是某种生活用品,如双钩“俱飞着父之胸”,阖闾“举众钩以示之”“遂服而不离身”都不像是一种体积较大的物品。只不过,《阖闾内传》紧接双剑之后叙述双钩,也都带有一种神奇色彩,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大概一类物品,而后世恰恰又有一种叫“钩”的兵器,所以误会就此产生!这种观点绝不只是在开脑洞,而是的确被考古证明了的。

吴王阖闾名光,大约阖闾是尊号,光是私名,而在青铜铭文里一般以“吴王光”称之。关于“吴王光”的带钩有很多,曹锦炎先生在《吴王光铜带钩小考》一文中公布了近年新建三件绍兴西施山出土的铜带钩,这三件铜带钩一件在绍兴越文化博物馆、一件在绍兴古越阁、一件在某收藏家手中,而三件铜带钩铭文完全一致,内容是:“工吾(吴)王光初得,其铸乍(作)用句(钩)。”很明显,这三件带钩,都是吴王阖闾的器物。

相关文章

  • 史上英名盖世的唐宣宗为何无法挽救自家天下?
    史上英名盖世的唐宣宗为何无法挽救自家天下?
    宣宗李忱,是大唐王朝倒数第五位天子。宣宗谢世后四十二年,唐即沦亡。但是史家对宣宗的评价却很高。说他在朝没几天,就把显贵、奸佞和太监,全都镇住。成果,是“刑政不滥,贤达功效”;大江南北,如沐东风;官平易近朝野,一片称颂。难怪说,晚唐的人都称他...
  • 夷陵之战如果换成诸葛亮会怎么样 诸葛亮能够打
    夷陵之战如果换成诸葛亮会怎么样 诸葛亮能够打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国与吴国之间的夷陵之战,作为刘备生前的最后一战,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最终自己病死在白帝城,将蜀国大业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人。很多人为刘备感到遗憾,毕竟他的复兴大业还没有完成。...
  • 出身秀才的大清名臣,揭秘范文程在历史上的成就
    出身秀才的大清名臣,揭秘范文程在历史上的成就
    你们知道范文程的故事吗?接下来奇闻818小编为您讲解。  清王朝和元朝一样,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同样也都有强烈的民族歧视政策,尤其是针对被自己所推翻的上一个王朝的主体民族——汉族。  由于满清推翻了汉人所建立的明王朝,所以满人在内心深处就...
  • 揭秘光绪最爱珍妃坠井之谜 与太后慈禧有何关系
    揭秘光绪最爱珍妃坠井之谜 与太后慈禧有何关系
    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其父长叙曾任广州将军、户部、礼部侍郎。珍妃的童年是在广州渡过的。广州得天下风尚之先,与国外打仗较多。是以珍妃从小性情活跃,喜好遍及。她“才色并茂,且有胆识,实男子中不成多得者”。1888年珍妃被选为珍嫔,得光...
  • 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却大败而归呢?
    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却大败而归呢?
    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却大败而归呢?...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曲礼上第一篇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曲礼上第一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于尸,...
  • 水浒传中的四梁八柱是怎么定的?鲁智深武松能
    水浒传中的四梁八柱是怎么定的?鲁智深武松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818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水浒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梁山好汉那样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有不同称呼,比如同样是梁山好汉,在唐朝就会被叫做响马,在关中地区就变成了刀客,在东北就是胡子,他们的黑话跟外语差不多,不是同道...
  • 为什么古代帝都都建在北方?北方比南方有优势
    为什么古代帝都都建在北方?北方比南方有优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帝都都建在北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对我国古代史比较了解的小伙伴们肯定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古代历代王超在建立都城的时候,往往都会把都城选址在北方地区,就比如洛阳城、西安城、北京城等等,在南方建立都...
  • 都是重商主义的国家,为什么普鲁士能统一宋朝却
    都是重商主义的国家,为什么普鲁士能统一宋朝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普鲁士能统一宋朝却越来越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商人一直是最下等的职业。士农工商,商在最后,哪怕你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在人们的口中也难逃带有鄙夷色彩的话。唯利是图,...
  • 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17岁的崇祯轻轻松松就杀
    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17岁的崇祯轻轻松松就杀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字完吾,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

历史事件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