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 李牧鸣 摄
雄性天山哈密翼龙头骨。 李牧鸣 摄
(奇闻818报道)据新华每日电讯(李牧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市,由于东天山横亘其间,其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基本代表了新疆全境的风貌,有“新疆缩影”之称。虽然作为“城市”的历史并不长(2016年撤地建市),但距今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了。在史前,更是书写了龙腾天下的传奇故事——
上次去新疆,还是本世纪初,残存的记忆只有火焰山前的骆驼,葡萄沟的坎儿井,还有大巴扎的羊肉串……此去经年,归来早不是少年。
8月下旬,记者随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者科考团队,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老师带领下,一周内行及哈密市辖一区两县,行程近千公里,“经历”夏、秋、冬三季。虽仍属走马观花,但专家们一路护航解读,有幸窥见藏在哈密瓜、哈密杏背后更为神秘、厚重又婀娜的哈密。
哈密古称西漠(西膜),汉称伊吾或伊吾卢,明代以后才称哈密。这里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第一站,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文化交融的影子在丝路映照两千多年间延绵不绝,史前风暴的遗骸更是让时光倒流一亿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个当年戍边和流放的苦楚之地,成了今人眼中无数的传奇和憧憬。
大海道探秘
此行第一处“险境”就是哈密魔鬼城,因其位于古丝绸之路之一的“大海道”路上,也称大海道魔鬼城。世人常说的魔鬼城,其实是一种长期风蚀形成的地质奇观,即雅丹地貌。维吾尔族人称其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为什么这样称呼它?一是造型奇特,犹如鬼斧神工;再者往往绵延数十公里,仿佛八卦阵,别说古人,当代不少想一探究竟的驴友,都可能深困其中;最后,也是我们夜里露营深刻体验到的,狂风吹过嶙峋的石山,真像鬼哭狼嚎一样。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出中国三处最美雅丹,不知为何大海道魔鬼城竟未入选。作为世界上最壮观的雅丹地貌之一,这里的恢宏气势足以撼天动地。也许因尚属无人区禁地,游客所到之处只能管中一窥吧。我们车队在戈壁里的两天,几乎每辆车都有陷进流沙等待救援的经历,要不是人多车多,以及“带头大哥”汪筱林曾在这里“战斗”过十余年,恐怕也不敢深入腹地。记者出戈壁后才发现,全程一直紧抓扶手的那只手,居然磨出了茧子。经历了大海道,此生再不怕海盗船。
“大海道”的名字,出自敦煌遗书中唐代作品《西州图经》残卷。书中记载了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有11条道路通往各地,其中之一的大海道是通往沙州(今敦煌)的捷径。《西州图经》对大海道的记载非常简略,结合唐代《元和郡县志》,学者们推测,大海道起点柳中县(今鄯善县鲁克泌镇,其东南处曾有大沙海,这或许是“大海道”名字的由来),往东南通往沙州,全长约700公里。今天,在鲁克泌镇还有个叫迪坎儿的小村庄,据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考证,“迪坎儿”即汉语“大海”的意思。
作为已知古丝绸之路中最隐秘的一条道路,大海道启用于汉代,但由于环境实在太恶劣凶险,唐以后逐渐停用,淡出人们的视野。
有意思的是,这条道路,会穿越一个叫“噶顺戈壁”的地方。噶顺戈壁,史称“八百里瀚海”,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莫贺延碛。1300多年前,“唐僧”玄奘曾路过这里,《大唐西域记》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
因为“沙河”的称呼,《西游记》把这里演绎成了汹涌澎湃的流沙河,让沙僧在此等师父。大海道核心区,就位于噶顺戈壁深处。不过,玄奘并没有到达大海道,而是从瓜州穿噶顺戈壁直抵哈密的伊吾县,也就是历史上的“新北道”,位于大海道东北侧。
几年前看过电影《大唐玄奘》,将玄奘取经之路的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于骄阳瀚海雅丹间的艰难跋涉体验,让人不由得对所有丝路上的行者都心存敬意。科学家们在这里多年的研究,追求的同样是对未知的探索,对内心的叩问,以及人类永恒的好奇心。曾有人将宇宙比喻为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来的兔子,多数人都是躲在兔毛深处的虱子,而有好奇心之人总想爬到兔毛尖上看看魔术师是谁,哪怕历尽艰险。
戈壁滩寻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