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不同演义小说,没有那么多流芳后世的骂人话。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三姓家奴,插标卖首这种话,都是罗先生杜撰的,历史上非但没有过,连那些情节也没有。诸葛亮的确和王朗交过手,但那是文人之间笔杆子的战斗。关羽万军斩颜良时,一人一马一刀而已,哪有闲情去骂颜良?至于张飞,更没有骂过吕布三姓家奴。然而,历史上的三国就没有骂人的话么?有的,而且威力无比,三句话直接和三位名将之死息息相关,而独占鳌头者,就是吕布。
第一句脏话,出自吕布之口。吕布勇敢,能打,但这些都不应成为他的头衔。只有一个词能配得上他:能作。吕布先后效忠过一个又一个主公,从丁原到董卓,从董卓到王允,从王允到袁绍,然后通过自己的作,或弑杀,或得罪,最终逼得自己无人可投,无奈单干。然而单干的吕布,更能作。曹操打徐州,他把曹操后方端掉,名不正,言不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曹操将吕布赶出了兖州。吕布来到徐州后,和刘备袁术反反复复,不可计数,期间的诡谲诈作,无穷无尽,最后楞是把自己周围的人全都得罪了,连和曹操不共戴天的刘备,都被吕布逼得投靠了曹操。吕布就是这么能作。
能作的人,离死就不远了。曹操建安三年灭吕布一战,一路势如破竹。白门楼下被擒的吕布,如困兽之斗般挣扎。“缚太急,小缓之”的最后咆哮,音容犹在。然而细看史书会发现,其实曹操在杀吕布这事上,是犹豫过的。
曹军抓住吕布后,命悬一线的吕布挣扎着说服曹操。“明公患者不过吕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吕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这句话不可谓不诱人。吕布虽然能作,也以背叛自己主公闻名,但他的能量毕竟有限。君不见,吕布在袁绍手下不满后,就没本事把袁绍也除掉。所以,即便曹操收容了吕布,吕布也难再弑君,充其量是再出逃一回。所以,曹操心动了,犹豫了。直到刘备这位城府宛如深渊的枭雄祭出了一句:“明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把吕布推到了悬崖边。然而此时的曹操,一言未发,有没有受到刘备话语的影响,不得而知。可心虚的吕布,没有顶住,骂了刘备一句:
大耳贼最叵信者!
这一骂,骂出了吕布的恐惧,戳中了吕布最大的痛处:忘恩负义。这一骂,正中了刘备下怀,刘备就是想让曹操看到,像吕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悔改的。于是曹操彻底醒悟了。“吕布与陈宫,高顺等皆枭首送许都,然后葬之。”
第二句脏话,出自关羽之口。关公和吕布在一点上很像:能力很强,也很傲慢。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能力太强,所以谁都看不上。但关公有个忠义在,吕布没有,所以关公就是一位忠义的勇士,而吕布就是一位不忠的武夫。刚愎自用者,往往也能作,关羽也不例外。关羽北伐那些日子,是蜀汉最好的机会,他满可以团结江东,一致对抗曹魏。这么双赢法子,他主动放弃不要,偏偏要逞一时口舌之快,骂尽江东英雄,满足了自尊心,却落下一场空。
关羽北伐时有一件不太为人所知的事。关羽是瞧不起孙权的,拒绝孙权联姻没错,但骂回去就不对了。“虎子焉嫁犬女”,孙权忍了。然而后面关羽做了一件更过分的事。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时,约定江东一起北伐,相互策应。江东是独立的势力,孙权是独立的君主,关羽约定北伐的事,是国事,需要尊重江东和孙权。但关羽完全把这件事处理成了家事。
关羽围樊城,遣使孙权速进,孙权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于关羽。
关羽自己北伐,却派遣使者让孙权快速前进。孙权何人?江东之主,关羽却把孙权当糜芳和士仁使唤。孙权自然不痛快,所以,虽然出了兵,但有意减缓了行军速度。这下,关羽怒了,大骂孙权:
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貉子,是汉末三国一个非常难听脏话,意思是:土狗,是当时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极尽污蔑之词。关羽直接大骂孙权是条土狗,这种言行,无异于曹操当着献帝的面扇刘备巴掌。关羽对孙权这句侮辱,后来被孙权知道了。
孙权闻之,知其(关羽)轻己,伪手书以谢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