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王羲之写的《快雪时晴帖》中有一处句逗难断,问过两位同伙,所说纷歧,因来函垂询。帖文如下:羲之稽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稽首。山阴张侯。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这里除前后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是尊称)外,“快雪”等8个字,也很领略。只有“未果”等7个字不易点断。后来从“力不次”获得初步的注释:回忆少小时,家中有婚、丧诸事,有亲朋送来礼品,例由管账的人填写一张“谢帖”,花样是右边印一个“领”字(如不克接管的礼品,即改“领”,写一个“璧”字,透露归赵),中央上端印一个“谢”字,下半印受礼家的主人姓名,左边空处由管账者暂时写“力多数(付给力的报答钱数)”。
这个“力”即指送礼人。其时世俗称卖劳力的人甚至称为“吃力力”,文书上即写一“力”字。联想到帖中的“力”字,应该即指送信人。又按古代观光,走到某处停下来,称为“次”,透露旅程的段落。
杜甫诗有“行次昭陵”一首,便是“行到昭陵”。那么“不次”当是不克停留,需要连忙归去,所以王羲之写这短札作回答。
再看“未果”,当然是未能达到目的,未能实依约会一类事情的用语,事未实现,天然心怀不畅,那么“结”字应是指表情郁结。如许关联的解析,大略或者差不多了。只有对方事实要约王羲之作什么?就无从猜测了。
王献之《中秋帖》
又有传为王献之写的《中秋帖》墨迹,在清代曾被加入“三希”的第二件。帖文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若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将就句逗,仍不解其义)。
这段话,从来没见有人给它点出句逗,也就无人读懂语义的。
再说宋代米芾获得晋代谢安、王羲之、王献之的手札各一件,是真原迹,不是响拓(用蜡纸钩摹)的,因题他的书室为“宝晋斋”,又曾把这些笔迹刻石传拓,号称“宝晋斋帖”。王献之一帖被称为“十二月割至帖”,原文如下: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后(或释“复”)不得相未复还恸深反即甚省若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这帖既经米芾判定不是钩摹本,也没说过帖有残损的情形,但语义仍然无法注释。拿这帖的拓本和《中秋帖》比拟较,非常显着,《中秋帖》实是米芾本身摘临这帖中的字。为什么摘临?大约米氏也不全懂帖文吧。
王献之《十二月割至帖》
摹刻古代法书,常只保留完整的字,删去有残缺的字。例如宋代《淳化阁帖》卷九有王献之《廿九日帖》,个中有一句“遂不奉恨深”,非常新鲜。按书面语词,有“奉呈”、“奉赠”、“奉祝”、“奉贺”一类的“敬语”,却没见过“奉打”、“奉骂”、“奉仇”、“奉怨”一类不和词汇的。那么“遂不奉恨深”事实怎讲?
王献之《廿九日帖》
后来看到《万岁通天帖》卷中有唐人摹拓这一帖,本来“奉”字下有“别怅”二字,但这二字残缺了右半,只剩下“另”、“忄”两个左旁半字。淳化刻帖时,便删去两个残字,把“奉”字和“恨”字保持在一处,便成了这等怪话。
宋代法帖中摹刻二王的书札最多,有好多文句难懂处,个中当然有书家本身的暗语,或惯用的省略俚语不易注释。此外,还有删除残字乃至文句难通处,这里的“奉恨”便是一证。
王洽《不孝帖》局部
王羲之《二谢帖》
王羲之《二谢帖》,因《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共一纸,故又能够将其三帖统称为《丧乱帖》。
又《阁帖》卷三王洽《不孝帖》有一句云:“备囗婴虐待”,“备”下有草书一字,字体既纷歧致,语气亦不连贯(有人释为“豫”字,也并不像)。后见唐摹王羲之《丧乱帖》中有南朝姚怀珍判定押字,“珍”字草书正与王洽帖中弗成识的字沟通,才得知原是帖中行间姚怀珍的押字,误被摹帖人认为句旁边添加的字,便摹入句中。这与前边删去残字的“奉恨”恰相对照。从这类例证,可知古代法帖中晋人书札多灾句逗的原因之一了。
王珣《伯远帖》
相关文章